推特开始限制用户推文浏览量
上个周末,推特用户过得那是相当闹心。
7月1日上午,有数千名用户反馈称,他们在尝试访问推特时出现了“超出速率限制”或“无法检索推文”的错误消息。
不久后,推特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发布推文回应,有数百个甚至更多AI公司在大规模抓取推特数据,这对用户体验造成了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推特将限制用户每天可以浏览的推文数量,以减轻服务器负荷并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
除了限制第三方抓取推特数据这个理由之外,马斯克还补充道:“设置推文浏览量的限制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是‘推特成瘾者’,每天大家都恍惚于网络世界,(所以)我这是在为世界做一件好事”。
最新政策显示,此次推特的限流行动将对验证用户与非验证用户设定不同的浏览限额,已完成验证的用户每天能够浏览10000条推文,未完成验证的用户只能浏览1000条,而新注册未验证用户每天只能浏览500条推文。
也就是说,即便是购买了订阅服务的验证用户目前最多也只能浏览10000条推文。
这项措施一经推出,便遭到众多推特用户的强烈反对,相关话题词条“推特崩了”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截止7月3日上午11时30分,“推特崩了”的话题词条在微博的阅读量超过1.4亿,讨论次数达到1.8万。
众多网友表示,“马斯克果然又缺钱了”“说的好听是戒网瘾,说得不好听是抢钱”“其实没啥,卸载个软件还是挺简单的”……
事实上,在马斯克推出用户限流举措之前,他就已经上线过三层 API收费制度和Twitter Blue付费认证服务,目前推特的API免费层次只能提供每月1500个发布请求以及访问推特登录的权限,同时用户需要支付每月8美元的Twitter Blue才能保持在推特上的“蓝v认证”。
结合现在限制推文浏览数量的举措来看,推特正在全力推进商业化,试图将自身作为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进一步转变为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其实早有端倪,此前有数据显示,推特长期依赖广告业务,这项业务的营收占比最高达到90%。
在广告收入占据大头的同时,推特的用户数量和整体营收逐渐呈现出下滑趋势,今年3月份推特的流量同比下降大约7.7%,而营收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下降了50%。
就现在而言,推特的商业化已迫在眉睫,它需要推行新的商业模式,加速探索新的收入渠道,而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或许只是马斯克的一小步。
互联网平台开启加速商业化之旅
无独有偶,今年6月微博针对私信功能,开启了付费服务。
在对方未进行互关或回复之前,用户只能发送一条私信,当用户开通微博会员之后,才能发送更多的留言。
这种私信留言与平台会员进行“捆绑”式消费的模式,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都未曾出现过,可以说是直接开创了“私信留言收费”模式的先河。
要知道,微博最近的日子并不算好过。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8.5亿元,同比下降15%。
从这一点来看,微博与推特最新推出的收费举措,虽然分别针对的是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方向有所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探索更多的商业化路径,实现流量变现。
换句话说,如今推特和微博都面临着商业化困境,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最好的办法。
事实上,加速商业化已经成为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的共识。
海外方面,不只是推特,脸书和TikTok也在加速商业化。2022年,脸书母公司Meta推出了Meta Verified付费订阅服务,与前文提到的推特的“蓝V认证”服务十分相似。
而TikTok也传出正在试水新举措来刺激用户数量增长,包括推出付费视频和改进创作者基金等。一边允许创作者向用户收取1美元或其它设定金额来浏览视频,一边为创作者长视频的创作者提供高于2020年推出的10亿美元的三年资金池奖励。
国内方面,除了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互联网平台也都走上了加速商业化的道路,纷纷开始涉猎电商、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
以抖音为例,2021年底,抖音开始试水短剧付费业务,用户不仅可以按照单集付费模式解锁剧集,还可选择以低折扣一次性解锁全剧。
就拿抖音的一部热播短剧《二十九》来说,该剧集抖音账号在72小时内实现涨粉量破百万,1~3集正片播放量破亿的优秀成绩。
为了抓住这个流量变现的好机会,抖音对该剧集实行前十六集采用一日一更,后四集可支付84抖币(折合12元)进行解锁观看的播放模式,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对抖音而言,短剧付费市场前景广阔,是一条很好的商业化变现渠道。
另一边,B站和小红书也在加速商业化。近期,B站宣布整合内部多个团队,成立新的一级部门“交易生态中心”,将商业技术部升级为商业技术中心,全力押注电商业务;而专注内容种草的小红书,也将直播业务提升成了独立部门,并在本地生活领域上线了团购功能,尝试打通从种草到交易的闭环。
综合来看,随着流量红利增长见顶,这些平台都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变现方式,从有限的用户手中获得相应的商业化收益。
用户始终是流量变现的源动力
纵观全球广告市场,需求疲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但从总体上看,此前低迷的市场对微博、推特这类以广告为主业的社交平台造成的冲击极大,在短期内还没有办法恢复。
以推特为例,2021 年,推特的营收达到50.8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占比高达89%,此后这一数仍在攀升,2022年第二季度的广告收入一度达到了90%以上。
从去年10 月到今年1月25日,推特的广告月收入下滑超过60% ,从约1.27亿美元降至4800 万美元左右,这对以广告为主要营收来源的推特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更雪上加霜的是,截至今年1 月,推特前1000 名广告商中约有 625 家,包括可口可乐、联合利华、Jeep、富国银行和默克等大型品牌商,已停止在推特上继续投放广告。
可见,即便推特有着多年积攒下来的用户流量,但它由于对广告业务的依赖性太强,商业化很难取得巨大的进展,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才有可能实现各方面的好转。
微博也是如此。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微博的广告营收为25.24亿元,同比下降了11.53%,却依旧能占到总营收的88.6%。
(图源:Morketing)
结合市场情况可见,广告市场的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博的整体营收水平。
对现在的推特和微博来说,努力摆脱过度依赖广告业务的现状,已经成为当下他们最关键的发展方向。
纵观全球互联网行业,其实可以发现,各大平台都在完善自身短板,加速构建商业生态,他们出于对商业的考量,逐渐把建立一套从流量到交易的商业化体系,提升到核心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最终成败的或许不是平台的举措,而是用户。毕竟,如果留不住用户,就无法激发用户兴趣,难以实现商业化的有力探索。
现如今,随着市场红利消散,各平台之间的商业化竞争升级。此时,只有抓住用户的心,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作者 |潘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