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集团上市了吗
4月6日,中国视频巨头合一集团(优酷土豆)宣布,依据2015年11月6日宣布的合并计划,合一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已完成合并交易,正式成为阿里巴巴旗下全资子公司。合一集团同时宣布申请停止其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
而在私有化完成后,合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古永锵表示,已经启动国内上市计划,将在三年内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三年内上市
2015年11月6日,优酷土豆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最终的收购协议。阿里巴巴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27.60美元的现金收购优酷土豆,排除阿里巴巴已持有的优酷土豆股份,该交易为优酷土豆剩余股份估值47.7亿美元。
“去美国上市,是十年前内容创业者的梦想。美国上市对优酷土豆是品牌崛起和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上市1646天,公司已经从传统的视频平台,发展成为一家文化娱乐公司,选择退市不止是资本层面考虑,更多是战略层面的规划。”古永锵说。
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古永锵给合一集团定下了三个目标:回归中国、阿里联动、超越纽约。
古永锵透露,合一集团已经在规划国内上市的方案,并且希望在三年内实现上市。
不过,与中概股回归所对标的战略新兴板,如今情况不甚乐观。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十三五”规划纲要最终删除“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一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表示,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具体问题还要做深入研究论证。
从财报上看,合一集团的盈利情况并不太乐观。资料显示,优酷土豆2015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356亿元(约685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1.976亿元(约合3110万美元)。优酷土豆2015年前三季亏损共超过2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要登陆A股,合一集团很难达标盈利的要求。
但古永锵对上市计划似乎颇有信心。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多次强调,国内市场的资本运作存在多种可能性。“独立上市也好,或者买壳、重组也好,我们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
古永锵表示,不排除成立集团控股公司模式,通过对多元化业务的分拆独立,来应对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等方面的需求。
与阿里联动
除了回归国内上市,古永锵还强调,将会加强与阿里巴巴的联动。
在视频网站纷纷站队BAT的情况下,一直相对独立的优酷土豆选择了阿里巴巴。业内人士分析称,“视频市场一直处于烧钱的状态,并未形成大的盈利空间,优酷土豆的运营压力很大,尤其是热门独家版权购买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优酷土豆必须寻找到一个有足够资金实力的财主,也就是阿里巴巴了。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并购优酷土豆,也能达到其完善生态链的目标。”
这次的私有化交易,阿里巴巴出资47.7亿美元,将合一集团纳为子公司。同时,阿里巴巴的蔡崇信和张勇还加入合一集团的董事会。
古永锵表示,未来和阿里巴巴之间不仅是资本的联动,更将会从用户数据、电子商务、大数据、内容和渠道五个方面打通。和阿里体育、影业和音乐的联动也将于近期公布一系列合作的消息。
对于合一集团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古永锵称,合一集团的目标是超过海外的YouTube和Netflix。他表示,未来十年是文化娱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从平台的用户访问时间,在用户收入的规模方面,尤其是收费用户的规模方面,都希望获得更大的突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视频行业的未来发展表示不乐观。“随着这一轮在境外纷纷上市的相关网络视频企业纷纷启动私有化‘战车’,再加上目前仅有的几家没有上市的网络视频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正式进入到了一个行业发展的分水岭阶段。
阿里文娱退出优酷股东,改由子公司土豆网100%持股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法定代表人为李巍,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演出经纪;文艺表演;经营电信业务;零售药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即是优酷的运营主体。
表面上看,阿里文娱不再担任优酷股东,且不直接持有任何优酷股份,但从股权穿透图可以看到,100%持股优酷的上海全土豆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实际上也由阿里巴巴文化 娱乐 有限公司100%持股。这意味着,阿里文娱通过土豆网间接持有优酷。
上海全土豆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在中国的注册公司。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上海全土豆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李巍,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而阿里巴巴文化 娱乐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20日,法定代表人也是李巍,注册资本为5亿元。
对于上述工商变更,截至发稿,阿里巴巴暂无回应。
优酷一直是阿里文娱的核心用户引擎。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正式完成;2015年11月6日,阿里宣布将收购优酷土豆,交易以全现金形式进行;2016年4月6日,优酷和土豆完成私有化,合称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成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
2016年阿里推出大文娱计划,成立阿里巴巴文化 娱乐 集团,全面整合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 体育 、UC、阿里 游戏 、阿里文学与数字 娱乐 事业部等业务,形成八大板块,阵容庞大。阿里CEO张勇任命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 娱乐 集团(筹)董事长兼CEO,向张勇汇报。
优酷土豆自此成为阿里大文娱版图中的重要一员。俞永福当时在内部信中表示,阿里巴巴文化 娱乐 集团将采用“2+X”业务矩阵,即“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大优酷、UC)+各专业纵队”。整合一年后,阿里大文娱版图调整为3+X,3指的是大优酷事业群、大UC新移动事业群以及垂直业务群这三大板块,而X则对应辅助性的内容生态,包括超级剧集、超级网综、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 游戏 、阿里影业等。
不过此后,阿里大文娱旗下各个条线不断被调整独立、做减法。2019年,阿里将UC、阿里文学、阿里音乐剥离,与天猫精灵一起并入创新业务事业群,大文娱事业群仅保留优酷、阿里影业、大麦和互动 娱乐 。2020年,互动 游戏 业务也升级成为独立事业群,剥离出大文娱,阿里大文娱的版图越来越小。
阿里最新一季财报显示,包含优酷在内的数字媒体及 娱乐 部分收入80.81亿元,上年同期为80.66亿元,同比几乎无增长。优酷的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4%,主要受优质内容及来自88VIP会员计划的持续贡献所推动。
传闻腾讯入股优酷土豆20%股权 腾讯回应称谣言
传闻腾讯将入股优酷土豆 已达成投资意向或将持有20%股权
接近优酷土豆的人士透露,腾讯与优酷土豆已达成投资意向,腾讯将以投资形式入股优酷土豆。腾讯将付出不低于3亿美元现金以及腾讯视频,以此获取优酷土豆20%左右的股权,双方或将于本月底宣布这一消息。
腾讯将入股优酷土豆
这位人士同时透露,腾讯视频是否更名甚至是否保留尚且不得而知,但平台保留然后更名的可能性较大。
腾讯将入股优酷土豆的消息早在2月有所传闻,但当时双方否认该消息。
优酷土豆需要靠山
如果关于腾讯投资入股优酷土豆的消息一切属实,入股后优酷土豆和腾讯视频合并,将成为视频行业的第三大并购案,排在前面的为2011年优酷收购土豆、2013年百度收购PPS与爱奇艺合并。此次并购后,视频格局又将产生变动,腾讯松绑边缘业务,优土得到现金+腾讯视频,对优土和腾讯而言,都是一笔好买卖。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大手笔收购了土豆之后的优酷为什么还要继续整合腾讯视频?不算缺钱的优酷土豆为什么要接受腾讯的入资?
目前,优土已经感受到爱奇艺与PPS合并所带来的震慑力,而此前收购的土豆整合也不算太好,土豆已经从第二大视频网站沦落到前五位置都无法保持。
根据最新的2014年2月艾瑞IUT和2014年1月艾瑞MUT数据显示:在PC端,优土与腾讯视频的月度用户重合度为47.85%,去重之后,双方的总用户覆盖将达到3.91亿人,超过爱奇艺PPS的3.13亿人;新优土的月度浏览时长将达到13.4亿小时,超过爱奇艺PPS的11.6亿小时。如优土与腾讯视频合并后,优土将再次取得PC、移动视频的双领先,形成“毫无争议”的行业第一。
而在行业大背景下,2013年开始,视频已经彻底沦为富二代的游戏,优土成为领先集团中唯一自力更生的选手。近一两年来,受百度、腾讯、搜狐三大金主的包夹,也是优土寻求靠山的主要原因。而且腾讯还把持着微信、手Q等移动端的两大大入口,若在移动大入口上给予优酷土豆位置,对优酷土豆而言是价值不菲。
腾讯继续复制“搜狗”模式
如果腾讯投资入股优酷土豆,那么腾讯或许将继续在更多的领域复制“入股搜狗模式”。
3月10日,腾讯收购了京东上市前15%股份,并将旗下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嫁”给了京东,改写了电商格局。这一模式与此前腾讯入股搜狗的模式如出一辙。京东之前,腾讯还战略入股大众点评20%。这些大手笔资本动作出击迅速,同时也把腾讯的市值不断推向新高。
腾讯以往的扩展策略基本倾向于全资收购和绝对控制。但从“入股搜狗”开始,一些事情在悄然改变。
彼时,搜狗作为媒体眼中的“移动互联网最大变量”,先后与百度、360传出绯闻,无论是哪个结果都能让行业为之巨变。而结果是腾讯胜出,这是因为腾讯开出了“独立运营+搜搜(不进行同业竞争)+资源支持”颇有诚意的条件,外加4.48亿美金。正是从其他巨头中的虎口夺食,让腾讯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从接下来的多起资本运作看,搜狗的模式正在快速的复制。相比之下,这一模式更让合作方接受而不是抗拒或抵触,代价也更小。
从目前发生的几期起入股来看,腾讯的投资模式有以下几大特点:
1、主要面向成熟的垂直领域领先企业,不全额收购,但是占据具有战略意义的股份;
2、在收购后依然让被收购方保持独立运营;
3、将腾讯自身减重,把非核心业务并入对方体系,在宣告不进行同业竞争的同时节省现金;
4、更多关注平台,为盟友提供资源支持。
这些模式当然会更多的吸引那些正在谋求发展的中型企业,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可以依靠腾讯的资源继续发展。在腾讯今年接连入股大众点评和京东后,视频领域的老大优酷土豆被认为是下一个入股目标。分析人士认为,腾讯开始进行联邦方式的布局---“自己做不到第一的业务扔掉,入股行业中老大老二”,这一思路从搜狗、京东,将继续延续。腾讯视频一直烧钱,做不到视频行业的前三名,嫁出去改为入股行业老大,无失为好棋。
在腾讯入股传闻之前,曾有阿里、腾讯、360争夺投资优土的传闻。腾讯如果拿下优酷,对阿里无疑又是一记重拳。
腾讯回应称入股优酷土豆绝对是谣言
记者就此事联系优酷土豆公关,对方表示,目前都是从媒体得知,内部并未有任何消息。
3月26日下午13时左右,腾讯视频影视娱乐中心总监常斌在微信发布朋友圈信息称:“关于20%的事,接近腾讯公司内部的人士转述高层已正式辟谣,请各位不用问我了。”
腾讯视频公关回复记者电话,表示该消息是“绝对谣言,不属实,已经发出公告”。
腾讯与优酷土豆之间合作的传闻早在2月底和3月初就已经不断传出,但相比此前传闻,今日爆出的消息更是精确到量化数据上。腾讯与搜狐,优酷土豆与阿里,也绯闻不断。
无论腾讯入股优酷土豆的传闻是否属实,互联网视频行业新一轮整合序幕已经拉开。
优酷和土豆是一家的吗?如果是一家的,那属于什么公司啊?求解
优酷和土豆在2015年3月5日合并成一家,组建新的组织架构,形成合一集团。
合一集团正式成立合一文化BU(事业部)和创新营销BU,形成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云娱乐、合一文化、创新营销六大BU,同时成立电影、游戏、动漫、音乐、教育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资讯共9个内容中心。
2015年8月6日,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在首届开放生态大会上宣布,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对于更名原因,古永锵解释称,视频纯媒体时代终结,文化娱乐产业进入以自频道为中心的时代,未来三年,优酷土豆将投入百亿元现金和资源支持网生内容。
扩展资料
优酷土豆合并的预示:
1、中国视频行业进入成熟期:从给华尔街讲故事换投资上市到大面积整合后的优胜劣汰
合并是一种抱团取暖。视频行业的压力,已经从一年以前的上市、版权、带宽等,变为运营的压力。从给华尔街讲故事换投资上市到大面积整合后的优胜劣汰,恰恰说明中国视频行业从初生的市场预热到现阶段的市场日趋成熟。
中国视频行业的竞争从所有制上分为“国家队”与“民间队”两个队列,从技术层面分为“网页端视频网站”与“客户端视频网站”,它们之间更像是一场“战国混战”。
此次合并对于网页视频有较大影响,此前这两家公司竞争激烈,互相打斗,合并后稳坐第一,对于同样的网页视频网站而言,意味着将面对一个体量较从前更大的竞争对手。
2、视频版权价格回归理性
视频行业目前有三种模式:一是版权模式(多以购买电视剧、电影等长视频播放,通过广告或收费实现赢利;二是UGC模式(通过用户贡献内容的方式加上SNS模式来实行横向获利;三是版权+UGC的混和模式。在视频战国时期,由于多家网站争抢,视频版权价格畸高,严重偏离其价值。
优酷合并土豆,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视频版权价格的理性回归。虽然,这多少会让影视分销商感到有些难过,但对于视频行业整体而言却是一次健康清洗。
3、中国视频的下一站:加速整合VS反垄断
优酷合并土豆带来的一个信号是,未来,网络视频行业洗牌将加速,视频行业还将不断整合。“民间队”整合完毕,“国家队”也需深度整合,之后是“民间队”与“国家队”进一步的优胜劣汰。
其中,“国家队”因体制所限,整合会更艰难,但为了不失去先前天赋的媒介优势,“国家队”花力气整合也是必然之路。
财务报表分析具体怎么做?
想要学会做财务报表,首先需要先学会拿到报表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在做分析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是:看财报营收数字前,先做定性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动辄几百页,其实核心就看三张报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它一项一项地告诉我们营收去哪儿了、最终给股东剩下什么,所以被称之为「营收分配表」更准确些。
《损益表》是按「权责发行制」原则编制的。例如销售收入 100 亿企业应得 100 亿,却不等于收到 100 亿现金,因为其中会有赊账的、有预付的,要了解具体的相关情况就要看《现金流量表》了。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以往经营业绩及投融资成果的「总沉淀」。假如企业 2007 年初成立时总资产为 1000 万,2016 年末总资产为 100.1 亿,那么 10 年的功过得失尽在多出来的 100 亿当中,其它都是浮云。
报表项目之间(不论是否属于同一表格)存在着逻辑对应关系,被称为「 勾稽关系 」,核对「勾稽关系」是查账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经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报表不可能在「勾稽关系」方面出现问题。
要完整把握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吃透三张报表并以「勾稽关系」为线索对数据进行验证。
但对一般的读者而言,看懂《损益表》基本可以搞清企业状况。特别是对高科技企业而言,资产的重要性远不如金融、房地产及制造业,「资产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此无比正确。
一个建议:看财报营收数字前,先做定性研究
《损益表》中有两个重要概念,所谓 top line 和 bottom line,让我们先把这两个概念理清:
营业收入 (revenue 或 turnover)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应得收入,不管相应款项是否已经到账,营收通常位列顶部因此被称为「 top line 」。
对传统企业而言,营收的重要性不及净利润,毕竟经营企业的目的是赚取利润。由于净利润(net income)位列《损益表》底部,因而被称为「bottom line」。
老派投资者普遍持「企业不赚钱就是危险社会」这种理念,对 bottom line 的重视无以复加,利润就是他们评判一家企业的「底线」。
新派投资者更在意营收。首先,没有营收利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想方设法扩大营收规模是企业的根本大计。其次,营收规模意味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程度」,「国家和人民离不开的企业」能不值钱吗?
于是 top line growth 成为许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首选战略。
很多人没看懂其中门道,常在没搞清内涵的时候就对企业亮出的营收数字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要知道,虽然腾讯、京东的营收都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达,但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总之,接触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之初,先要花点时间对营收和企业性质进行定性研究。
两个案例:告诉你「定性陷阱」在哪儿
对于不熟悉的公司,一定要到《 财务报表附注 》里找到「收入确认」,看企业是在何种条件下确认收入,其中包含不包含 营业税 、折让等等。确认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躲开不少陷阱。
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案例 1:途牛财报弄巧成拙
一般情况下,在线旅游公司(OTA)以实收佣金作为营收。假如一张 1000 元的机票的佣金为 10 元,OTA 就将 10 元钱确认为营收。正如携程财报所言:「we recognize revenues primarily based on commissions earned rather than transaction value. 」(我们将佣金而非交易额,确认为营收)
艺龙、去哪儿也是这样确认营收的。
途牛却将跟团游的交易发生金额全部确认为营收。(「Revenues from organized tours are recognized on gross basis, which represent amounts received from 」。)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途牛跟团游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 97.4%、96% 和 96.5%。
途牛网采取与众不同的营收确认方式,意在包装上市。由于 2011、2012、2013 连续三个财年净亏损都在 1 亿元以上,没法计算市盈率 PE,只能用 市销率 PS(总市值除以营收)来估值。
市值 30 亿美元的去哪儿网也未赢利,市销率约为 22 倍,而市值 60 多亿美元的携程市销率只有 7 倍多。
途牛网把营收包装成 3.2 亿美元,按携程的市销率也能估到 20 亿美元以上。就算再被投资人打个对折,市值也混到 10 亿美元了。
可为什么说途牛网的包装弄巧成拙呢?
首先,它扭曲了所有的财务数据,像营收结构、毛利润率、 费用率 这些重要指标根本无法与同类上市公司比较。
其次是税收。途牛毛利润率不到 8%,根本不可能按 5% 交营业税(Business tax)。估计途牛援引的条款是:「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时,以全部价值扣除支付的住宿、交通、餐费、门票及支付给其它旅游企业的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说白了,途牛对投资者披露的是「gross basis」的营收(即毛营收),而对中国税务部门则按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报告营收。
途牛上市文件中的财务包装很难忽悠机构投资者,市场反响不热烈。
在最后关头,途牛找到携程,后者闪电投入 2.2 亿美元。有了携程的背书,途牛顺利完成 IPO。
案例 2:乐视是怎么夸大营收的
乐视网 财务上最大的软肋是营收结算,这一点财报中其实暴露无遗。
比如,乐视网每销售一台「 超级电视 」都绑定了 24 个月的会员费——980 元。这笔钱的性质是「预付款」,每提供了一段时间的服务(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才能把相应的金额确认为收入。
所以,2014 年元旦销售的超级电视到年末可确认 490 元营收,2015 年末才能全部确认。而在编制 2014 年财报时,乐视却将全年销售的 150 万台超级电视绑定的 15.3 亿会员费全部确认为营收,粗略推算夸大了 11.5 亿。
务必弄懂营收的性质与结构
了解一家公司,第一步就是了解其收入的性质和结构,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2B 还是 2C 等等。
好比研究动物,先要搞清 TA 是哺乳动物还是 爬行动物 ,如若不然所谓的「研究」就成了笑话。
给您举俩例子来解释一下。
案例 3:互联网公司中营收最高的居然是京 东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翘楚是 BAT,其中 A、T 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 4000 亿美元,但营收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却是京东,这来源于京东「与众不同」的营收结构。
京东电商平台上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自营 (京东是这种模式的老大)。在这种模式下,京东的角色是经销商(Distribution),与供货商之间是买卖关系,京东赚的是进销差价。与经销商品有关的全部风险由京东承担,如毁损、丢失、滞销、存货跌价等。
第二种是平台模式 (阿里是这种模式的老大)。在这种模式下,京东提供线上交易平台(Marketplace),第三方供货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京东赚的是服务费。
第一种模式下,经销商品的销售额被计入营收;第二种模式下只有服务收入被计入营收。
例如 2016 年第四季度,京东自营业务销售额达 728.5 亿,平台服务费收入为 74.1 亿,营收合计为 802.6 亿。同期,阿里营收为 532.5 亿。
以营收而论,京东号称中国最大的电商、最大的零售商没有错,但京东的交易规模、盈利能力远远不及阿里。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市值仅为阿里的八分之一的原因。
案例 4:乐视网营收结构与众不 同
除了倾向于把营收搞得多多的,某些「聪明」的企业还喜欢对营收的性质进行包装,因为不同性质的收入在投资人眼里的价值有天壤之别。一个楼盘的数十亿销售额与付费软件的数亿收入,对估值的影响不在一个量级。
乐视网正是精于此道。
上市时,乐视网有两条业务线:网络视频基础服务和视频平台增值服务。
前者包括四项业务:
1)通过乐视网及客户端提供免费标清视频;
2)依托早期积累的大量版权内容,乐视展开版权分销业务(客户包括优酷、土豆、迅雷、普乐);
3)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 SP 业务(主要模式为手机话费分成);
4)2008 年,推出 UGC 模式的视频分享业务。2010 年 2 月,注册用户 340 万。
后者包括广告及「分流」服务(即,将流量倒给其它网站)。
乐视从付费用户、版权分销、广告三个来源取得收入,虽然规模不大,但财务状况与「烧钱+盗版」跑马圈地、唯 PV 是图、单纯依赖广告业务的其它视频网站有天壤之别。
当视频网站全线亏损,名不见经传、流量排名十几位的乐视网,以盈利的姿态登上创业板时,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乐视网没有造假,而是营收结构和业绩与众不同。
而当乐视网把业绩从 2B 的广告收入、版权分销收入为主变为 2C 的付费业务、终端销售为主时,为投资人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估值因此一度冲高到 1400 多亿。
其它用来观察企业的重要指标
营收规模意味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程度」,但不是唯一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指标。
阿里、京东等电商习惯使用商品交易总额(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简称 GMV)这个概念。对电商而言,报告期内平台所有定单的总金额就是 GMV,不管是否退货、有没有付款。
严格来讲,各家电商的 GMV 不适宜直接拿来比较,因为每家核算 GMV 的具体规则各不相同,而且只有它们自己知道究竟怎么核算的。
在某种程度上,GMV 犹如上市公司手中的橡皮泥可以任意揉捏。例如,剔除疑似「刷单」时的严格程度,对 GMV 有很大影响。尺度严些,许多订单被判定无效,不计入 GMV;尺度松些,GMV 数额就大些。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有通过虚增 GMV 争取投资人更高估值的动力,对京东这样拿不出净利润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总之,投资人对 GMV 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
举例而言,保险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是「已赚保费」,其含意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的完成进度确认的收入。比如 2016 年 7 月 1 日卖出一份 6000 元的车险,期限为 12 个月。编制 2016 年财报时,只能将 6000 元保费收入中的 3000 元确认为收入,即「已赚保费」。
其实乐视网处理会员费也应当如此,将「已赚会员费」确认为营收,但它为了报表好看,全部计入营收。
我们就着这个问题,再说说京东。
案例 5:京东自营 GMV 与自营收入里的猫腻
京东按季度公布自营业务的 GMV,其数值较自营业务营收高出很大一截。
例如 2016 年 Q4,京东自营 GMV 高达 1150 亿,而计入财务报表的营收仅为 729 亿。
「自营业务营收/自营 GMV」,这个数值反应了消费者覆约金额占下单金额的比例,姑且称为「覆约率」。
从下表可以看出,京东自营业务的覆约率呈下降态势。2014 年 Q1 的覆约率为 70%,2016 年 Q4 降到 64%。
简单讲,京东自营业务 GMV 有三分之一的水分。平台模式下第三方卖家完成的 GMV 更是没谱,除平台认可的「水分」、平台默许的刷单,还有平台一旦发现不会容忍的刷单。
评估电商还是应当聚焦于营收、净利润等指标,GMV 只能作为参考。阿里已开始不在季报中公布GMV,意在淡化投资人对这个指标的关注。
优酷和土豆为什么合并?
问题一:优酷土豆合并怎么回事 40分 腾讯科技讯(月古)3月12日消息,今天下午,优酷(纽交所上市:YOKU)土豆(纳斯达克上市:TUDO)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正式合并。
合并后,优酷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71.5%的股份,土豆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28.5%的股份。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Youku Tudou Inc.)。优酷的美国存托凭证将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YOKU。
根据协议条款,自合并生效日起,土豆所有已发行和流通中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将退市,每股兑换成7.177股优酷A类普通股;土豆的美国存托凭证 (Tudou ADS)将退市并兑换成1.595股优酷美国存托凭证(Youku ADS)。每股Tudou ADS相当于4股土豆B类普通股,每股Youku ADS相当于18股优酷A类普通股。
据了解,战略合并完成后,土豆将保留其品牌和平台的独立性,帮助加强和完善优酷土豆的视频业务。本次战略合并已获得双方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但合并完成仍取决于惯例成交条件,包括优酷和土豆双方股东的批准。双方股东在各自董事会的代表已承诺支持本次合并。本次合并预计在2012年第三季度完成。
据悉,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Allen pany LLC与华兴资本作为优酷的财务顾问,AllenCo. 是美国一线投行,曾参与雅虎收购案及Facebook上市等交易。华兴资本是中国顶尖投行,连续三年业绩蝉联行业第一,2011年其交易额近30亿美元,2011年4月京东商城C轮15亿美元融资也由其主导完成。腾讯科技编辑连线华兴资本董事长兼CEO包凡(微博),暂无法联络。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权亚律师事务所、康德明律师事务所作为优酷本次交易的法律顾问。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钉公司作为土豆的首席财务顾问,瑞士信贷证券作为土豆的联席财务顾问。凯易国际律师事务所,方达律师事务所和迈普达律师事务所作为土豆本次交易的法律顾问。
问题二:土豆和优酷为什么会合并 面对着百度奇艺网来势凶凶,以高清视频独占优势,又有强大的百度作为后盾,占据了国内很多用户。
所以这两家国内最大视频网站合并,想要达到双赢。一方面可以减少无谓的资金投入做到更加全方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筹集资金。
我预测优酷会以高清视频类网站的方向发展(跟奇艺竞争),而土豆可以专门做视频数据库(例如视频新闻,生活视频,网友视频等各种类型的视频)分工合作,资金同用郸(没必要出现新的网站,但2个网站会互相配合)而赚的广告费还是2个网站的钱,有何不可?
优酷和土豆共同宣布双方已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
而优酷所占的股份会比土豆多出很多,也说明了土豆会配合优酷发展。取得国内视频网站龙头地位。
合并后交优酷土豆网
问题三:优酷土豆合并案例 被并购方为什么接受并购 4月12日消息,优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新的F-20文件,文件中披露了优酷收购土豆可能存在的风险,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以及双方业务整合也可能无法平稳、顺利的实现。
优酷表示,为了扩大产品也服务规模,优酷一直在在考虑战略收购以及投资补充性业务和资产,并且建立战略联盟。今年3月份,优酷与土豆达成协议,以100%换股的形式进行合并。
优酷网认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性收购和投资可能包含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包括:
1、 整合收购来的业务和管理更大规模业务的相关成本和困难;
2、 潜在的重大商誉损失;
3、 收购与融资的高额成本;
4、 潜在财务责任和不可见或隐藏的责任;
5、 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收益或获得提高收入的机会;
6、 董事会批准重大收购或投资交易后,与他们履行职责和遵守适用法律所要求的其他责任的行为有关的潜在申诉或诉讼;
7、 资源和管理重点被分化的风险。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与土豆的合并,优酷的业务规划及运营可能会被打乱。优酷网称,虽然公司预计在获得双方公司股东批准后,能够迅速完成与土豆网的并购交易,但这项交易仍需满足一定的常规条件。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或完全中断交易并修改经营计划,这都会给优酷的业务和ADS股票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如果这项并购交易无法完成,公司可能会遇到更多风险,包括支付与并购交易有关的成本、大量分手费和管理层无法专注于其他并购机会的机会成本,而并购的任何利益也将无法实现。
此项交易的另外一个风险是双方的能否成功整合。要达到业务合并和预期收益,取决于能够有效和快速的整合两家公司的业务。两家公司之间是各自独立经营,这将在很多方面给公司带来巨大挑战,优酷可能无法完成平稳地成功地整合。另外,收购业务的整合可能还需要重要的管理资源,这可能暂时分散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公司的日常运作。特别是,公司未必能实现预期的内容库合并、销售力量整合、更合理的带宽结构、系统集成一体化等好处。
早在土豆上市前,市场上就流传优酷想拿下土豆的传闻。由于创始人的婚姻问题,土豆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故而融资额只有优酷的四分之一,市值也只有优酷的三分之一。以土豆相对优酷资金少、公司小的态势,后者对将其纳入囊中,怕是念念不忘的。土豆上市后,创始人王微(微博)的股权比例被稀释到只有8.6%,投票权不过四分之一强,当资本的力量心心念念要做一个动作的时候,王微是挡不住的。
土豆的股东通过一次换股,拿到了看上去更有前景的优酷股票(优酷一直是中国视频行业的老大,据市场调查公司Score去岁的一个全球视频行业排行,优酷仅次于YouTube,不过这个排行没有考虑到非独立视频站,比如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则通过一种“兵不血刃”(毕竟不是现金交易)的方式,将一个吵闹了多年的竞争对手拿下。但就具体运营而言,两者合并最明显的一个好处不过就是在版权交易上可以节省一些重复投入。
微博上有论者认为这是一个视频行业整合的大动作,也是一桩能影响视频行业的大交易,我倒并不这么认为。这两家公司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视频内容也多有重复,受众群体区隔并不明显。这桩交易让优酷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是真的,但对于类似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作用。
最新财报显示,优酷持有现金6亿美元,土豆则持1.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优酷将土豆纳入之后,并没有高比例的现金增量,也不会出现巨大的受众增加。该买的版权还是要买,该投的设备带宽还是要投,该吵吵嚷嚷的版权口水仗还是得吵。2011年全年亏损2730万美元的优酷,增加了一个新的包袱:同年亏......
问题四:优酷和土豆各有账号,能不能合并? 土豆与优酷合并,视频质量和速度会有很大进步;但是,同时也对视频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甚至垄断,以后看视频或许不那么随心所欲了。同时为对抗优豆网,6间房和56决定合并成56间房,并且转向布局快捷酒店行业……因为现在只是宣布合并,并没有完全和在一起做,公司的合并不是收购、兼并那么简单的,至少要一两年才能做好。所以近期是不能合并的。
问题五:优酷和土豆有没有合并,为什么有的视频优酷看不了要去土豆看 1,据说只是互相交互了股份什么的,对外称优酷土豆公司,其他的还是各干个的
2,下载优酷客户端有些资源还需要到土豆网上看
3,下载土豆客户端,有些资源海需要到优酷网上看
4,最好,两个客户端都下载,那样就好多了,看电视剧的时候,先搜一下优酷上有,还是土豆上有
――――――――――优酷土豆两个大傻X――――――――――
问题六:优酷和土豆不是合并了吗,怎么还是两个网站 两家公司合并了网站暂时应该不会合并两个网站的资源会共享
问题七:优酷和土豆不是合并了吗?怎么两个网站还不合并? 公司可以合并但产品不会合并,明白了吧,两个网站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就是不同产品,可以提升公司总体竞争能力。
问题八:土豆和优酷合并了,怎么网站还是分开的 目前只是在进行换股,毕竟两家都是比较大的公司,肯定会有一些财物上和人员调整上的准备。另外,优酷主打长视频,土豆丁打短片。据说,一些土豆拥有版权的影片早已在优酷上进行播放了,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在整合。这需要一个过程,两家公司构架在整合,也不一定网站会合并在一起,他们仍然可以独立运营。
当然了,到底会怎么样,外界目前还无法得知,可能再过两个月会有结果吧。
问题九:土豆和优酷合并是为什么 土豆生存不下去了,所以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