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主要内容是十几个小故事,生动有趣;
    2.描写了特立尼达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开拓视野;
    3.作者是互联网人类学的开拓者,对我们习焉不察的互联网生活做出了独到观察,发人深省。

内容提要

  

    特立尼达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紧邻委内瑞拉外海。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脸书如何改变了这里特定个体的生活,同时也在文化意义上提出了关于脸书的一般理论,并探讨了社交网络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脸书是人们寻找和培养关系的手段,但有时也会成为破坏婚姻的工具;脸书可以帮助因疾病、年龄、性格而宅在家中的人们重获新生,但有时也会破坏隐私、制造丑闻;我们可以看到脸书所提供的虚拟空间有时会比面对面的交流更能揭示人们真实的一面,有时也可以看到脸书成为商业、宗教、性和纪念的工具。

目录

第一部分  故事
  故事一  走向尽头的婚姻
  故事二  社群
  故事三  丧钟为谁而停
  故事四  真相之书
  故事五  培育《开心农场》
  故事六  虚拟化身
  故事七  时间盗贼
  故事八  向外发声
  故事九  仅仅是性关系
  故事十  这个人你认识
  故事十一  选择黑莓
  故事十二  见证历史的女人
附篇  豆夹馍的哲学
第二部分  理论
  一  Fasbook  的诞生
  二  关于何为脸书的十五个命题
      脸书与个体
      脸书与社群
      脸书进一步的后果
  三  脸书之名
译后记  不如暂且放下理论,我们讲个故事

前言

  

    序言
    在脸书诞生的第六年,它取代谷歌,成为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站。根据脸书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概5 亿活跃用户,其中一半人每天都会登陆。用户每月会上传300万张图片、更新6000万条状态。每位用户平均拥有130位好友,每天在这里花费将近一小时时间。虽然摆出这些数据已经足够让我们惊讶不已,不过,这本书想要探求的却是光谱的另一端——使用脸书的具体个人,以及他们的朋友、家庭。我们将展开一次人类学的历险,考察社交网络如何影响这些普通用户。他们的生活如何因为使用脸书而改变?脸书如何影响了他们所珍视的社交关系?脸书真的近似于社群吗?脸书如何改变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为什么用户面对自己隐私的终结,却看起来如此无动于衷?
    有些人倾向认为,一个网站的起源将会影响它的未来。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脸书来自一群大学生的奇思妙想。不过,这却并没有对本书将要探讨的问题产生丝毫影响。从2010年起,我们渐渐发现,脸书对那些足不出户、没有其他有效社交手段的老年人产生的影响,要更甚于学生群体。在这本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脸书的未来而非开端。因为脸书最早成立于美国,大部分考察其影响力的研究也同样聚焦于这里。不过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网站,超过 70% 的用户散居海外,研究者需要重视这种越发明显的多样性。   通过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脸书有其优势所在。毕竟,有人认为人类学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将人视为更广泛的关系中的一部分,而非像其他领域那样将人视作个体。实际上,在互联网发明之前,人类学便将个体放置在社交网络的场所中进行理解。因此,当社交网站真的出现时,人类学家便立刻对它产生了兴趣。2010年4月21日,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F8会议上宣布,这个网站迎来了它的历史新阶段。他的原话是“我们正在建立一个默认为社交的网络”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经常认为社群参与度和社交关系都处于萎缩态势,如今有人试图扭转这一趋势,这听起来既令人惊讶,同时也与人类学的前提和未来息息相关。
    人类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全球现象之中。随着脸书的扩张,它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因此,从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来看,也可以说,并不存在一个叫作“脸书”的东西,只有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发展出来的、特定的使用风格。这本书扎根在特立尼达,我之所以选择这里,是为了驳斥这样一个假设——并非只有英国人和美国人使用的脸书才是脸书。特立尼达足够独特,促使我们去比较脸书中逐渐浮现的异质面向。大多数读者可以跟随这本书的脚步,离开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世界,保持一种更远的思考距离,来理解脸书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虽然我们把田野定在了特立尼达,关注的却是那些怀有与我们相似的困境和忧虑的特定个体。借助他们的经历,我们得以重新评估脸书对一段婚姻的影响、理解青少年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判断另一个人在脸书上表现的是真实的自己抑或仅仅只是其中一个侧面而已。
    ……
    尼达人并不谦虚,很多人自己都会这么说)。最近几十年,当特互尼达人移民到英国,他们总是会从事律师、医生和其他一些专业性工作。他们期望自己能够比当地人更加成功,而且他们也经常能做到这一点。不过,为了避免误解,我必须要澄清一点,在特立尼达存在两类人。一部分特立尼达人在年少时通过了竞争严酷的考试,进入颇具声望的高中学习。这些孩子普遍在考试中表现很好,如果他们想要拿到中意的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通常也都没什么问题。大多数享誉国际的特立尼达知识分子,例如C.L.R.詹姆斯(C.L.R.James)或V.S.奈保尔(V.S.Naipaul),都是来自这样的学校。当然,正如这两个名字所暗示的,他们分别是非洲和印度后裔。不过,大部分特立尼达人却没有机会进入这些学校,也没有获得同样的人生机遇,他们往往大部分时间都在寮屋社区中从事着低薪工作。不过,即便如此,我仍认为,比起我所知的其他任何国家同一阶层的人来讲,他们在综合知识和经营活动方面的能力都要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我希望研究特立尼达的新型传播技术,同样也是有原因的。我认为,特立尼达人使用这些科技的方式不仅是独特的,在很多方面还是领先的。脸书作为底层结构的创新,当然来自脸书公司内部。不过,用户使用脸书的创意,却往往首先来自特立尼达这样的地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奴隶制和契约劳工带来的断裂,创造出了一种自由意识。这种自由意识有别于其他一些地区,并非一种在农民身份与阶层的渐变中浮现出的保守主义。除此之外,特立尼达不仅是世界一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而且还将盈利投入建造教育基础设施之中。本书扎根于特立尼达,描绘了许多在那里已经非常明显的趋势。从田野研究到书籍出版,难免会经历漫长的过程,因此我相信,在那些脚步慢一些的地区(例如伦敦和洛杉矶),也会开始显现出一些相似的特质。事情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后记

  

    译后记  不如暂且放下理论,我们讲个故事  董晨宇
    一、为何要讲故事?
    质化研究者总对故事有天生的痴迷。然而,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却又会感觉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难以讲出一个让自己和读者都为之动情的故事。因此,当我将民族志方法放置于研究论文中时,时不时总会感到一种奇怪的不适感——如果故事是一处景色,民族志论文的写作者便仿佛是匆忙赶路的游客。简单白描几处片段,便等不及要开始撰写结论。在和人类学专业的朋友聊天时,我们甚至会禁不住怀疑,现代学术论文的篇幅和习惯,真的可以与民族志方法完美相容吗?
    作为一名质化研究者,我一直想在论文写作之余,讲几个过分“冗长”的故事给读者听。故事的魅力在于,它总能时不时提供细节,打翻我们对这个世界武断的预设。就像是——在流行话语中,“女主播”总被和色情的擦边球联系在一起,观众则更多作为借钱打赏、负债累累的形象出现在新闻之中。但当我们的研究小组真正开始接触这一职业群体,开始作为运营进入这一行业,甚至开始在女主播的直播间作为管理员记录她们与观众的互动时,我们能够了解的,一端是辛苦的谋生,一端是真诚的陪伴,一端是资本的诱捕。主播与观众的关系被绑架在资本平台三角关系之中,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的、难以用只言片语做出定论的亲密关系。故事还能泄露学术思考的局限。就像是——我曾和一位在B站上翻译左派学者电视访谈节目的年轻人聊了一下午,她毕业之后,和男友在云南过了几年闲散日子,那时候大理还没有迎来洪水般的游客,房价便宜得感人。几年之后,钱花得差不多了,他们决定回到四川,开了一个卖服装的淘宝店,没到一年时间,又狠狠赚了一笔。有钱之后,他俩关了店铺,开始在B站上翻译左派学者的访谈视频,这个很酷吧?更酷的是,他们的过去似乎冥冥中解释着他们的如今。他们做过很反资本的事情,也做过很资本的事情。如今,他们又选择在一个资本平台反对资本。我们聊了一个下午,这些动人的“细节”,也许远比“免费劳动”(free labor)这个概念要丰满得多。他们是为B站打工的免费劳工吗?的确可以这样描述,但你要如此给他们定位,恐十白会错过更重要的事情。 每当我在质化研究中接触到某个群体,我总会反过来,去寻找和阅读学者对于这个群体的描述和解释。有时候,我能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更多时候,我能从缝隙中看到光。作为一名研究者,这是我需要的研究“gap”;作为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尤其喜爱这些故事。这种喜爱类似于小说家曾感慨的——我去讲个故事,仿佛是去过一种我没有机会经历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教授通过《脸书故事》这本书,完成了一项有趣的尝试。 …… 交媒体之间的“摇摆”来完成的。通过复媒体环境中的平台摇摆,用户将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分配到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中,通过“社交切断”的方式完成‘‘社会联结”。这样一来,用户便可以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中,面对不同的社交关系,采取极具可塑性的印象管理策略一这本质上复兴了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意义上的“区隔受众”概念。 四、最后的话 以上一些话,权当作我们在翻译这本书时的碎片式感触,希望能带给读者微小的启发。在译后记的结尾处,我想表达一些感谢。其一,这本书的坐标在特立尼达,因此,其中必然有不少极具地方特点的表达方式,对于完全不了解当地文化的我们,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丹尼尔·米勒教授通过邮件为我们耐心解答了诸多疑惑。其二,本书的编辑延城城老师在翻译和校对的过程中为我们提出了极其专业的意见,并且一再宽容我们的拖沓。当然,这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他面对的更多困难,可能并不是译者所能完全了解的。其三,在本书翻译之后,丹尼尔·米勒的博士生郑肯在北京和我一起探讨了对于数码人类学的理解和困惑。以上各位,鞠躬致谢。 这本书是我和我的两位硕士研究生段采薏、丁依然一起翻译的。但我想自作主张,偷偷将这本译作,看作我们师生三年的纪念。在这三年中,我们一起发表了不少研究,也喝了很多咖啡和奶茶。还记得在南京大学开会时,参会者大都去看演出了,我却拉着她们两个人,坐在酒店大厅整理数据。我一直没好意思说,那次的奶茶太难喝了(应该是段采薏点的)。今年六月,她们两个人已经毕业,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我则继续坚守在学校中教书写作。说句煽情的话: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希望作为你们的导师,我也还不算差。 最后,翻译是良心活,我们竭尽全力,希望没有浪费一本好书。其中难免有缺憾之处,文责在我,敬请各位师长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