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前天,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9家报社当天发行的报纸包括《观察者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刊登道歉信,内容是: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配提供服务。

2 / 12 事件缘由是近日备受关注的Facebook数据泄密事件。早在2013年,一名剑桥大学研究员Aleksandr Kogan创建了一个问答应用——“这是你的数字化生活”(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这个应用上线后获得了30万人安装。Kogan声称在满足Facebook协议前提下获取用户数据的,所以Kogan获取了这30万人的数据这也说明了Facebook存在用

3 / 12 直到2015年,Facebook从卫报的记者那里得知,Kogan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和剑桥分析分享了他的数据。所以在那个时候Facebook从平台上禁止了Kogan的应用,但直到上周,Facebook从多家媒体报道中得知剑桥分析并未删除所有用户数据。

4 / 12 由此,Facebook数据泄露的丑闻开始发酵,人们对这种行为都非常的气愤,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关于删除Facebook的话题持续增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参与这个话题,还删除了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官方主页。

5 / 12 与此同时,Facebook的股票也应声下跌自3月17日消息传出以来,这家社交媒体巨头的股价已下跌逾9%,市值两个交易日蒸发了近500亿美元。

6 / 12 在这件事情上老司看到了两个重点,首先是Facebook作为社交平台的代表,在出现严重事故后,最后还需要纸媒来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老司不禁调侃,果然纸媒还是强大的,毕竟从时效性的角度来讲,网媒的新闻内容时常更新,纸媒内容可是实实在在的一直都在。

7 / 12 而关于第二点,就是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从Facebook的事件里我们可以看到,剑桥分析在获取信息后,向这些用户精确投放广告内容,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

8 / 12 另外也有媒体披露,当初英国投票脱欧的时候,剑桥分析也有参与,而作为剑桥分析的创始人Aleksandr Kogan是坚定的脱欧派。所以在投放内容的时候,都是精准的投放脱欧有利的信息。

9 / 12 如果真的按照剑桥分析所言,仅仅只有30万用户而且被禁的APP似乎有影响全球政治走向的作用。虽然Kog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只是媒体的夸大其词。但是无论如何,收集并利用用户数据这个事情的是真的,投放广告这个事情也是石锤,用户在浏览Facebook的时候或多或少被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信息。

10 / 12 回到用户信息本身,类似的事情在国内也很常见。例如汽车4S店将车主信息卖给保险公司,房产公司将购房者信息卖给中介,更过分的还有某些网贷平台,通过实物的诱惑,收集人们的手机、身份信息等。所以我们总能在买车或看房后时常的接到保险或者中介的电话,而短信里也隔三差五收到贷款广告。

11 / 12 个人隐私泄露带来的危害,往大的说,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你的个人信息向你周围的人进行诈骗,例如假扮你去欺骗你父母索要金钱的事情。所以Facebook所摊上的事,虽然目前看上去不大不小,但是后患却是无穷的大。

12 / 12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Facebook将如何解决,但是值得反思:在当下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如何防范信息泄露所带来的影响。毕竟我们已经有太多的信息存放在微博、朋友圈、人人网这样的社交平台里,甚至在网购和点外卖的时候,手机号、住址都充分的暴露在人前。